Brian Jhang's Edge
📢

This article is currently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You are now viewing the original version.

← Back to English Content

AI 輔助編程完整指南:Claude Code vs Cursor vs Continue|Brian's AI 小百科

從付費專業版到開源免費版,全方位對比 AI 編程助手的優劣勢。

當你面對一個陌生的龐大程式庫,或是需要重構一段複雜的祖傳程式碼時,是否曾幻想過有一位資深開發者坐在旁邊,隨時為你指點迷津?在 2025 年,這個夢想已在很大程度上被 AI 輔助編程工具實現。但問題來了:在眾多選擇中,你該用哪個?

一句話解答:選擇哪個 AI 編程工具,取決於你最重視的是與大型語言模型的深度整合(Claude Code)、原生 AI 開發環境的沉浸式體驗(Cursor),還是對現有 IDE 的無縫擴展(Continue)。

🔥 Key Takeaways

  • 🤔 核心差異:Claude Code 強調與模型的對話和上下文理解;Cursor 是一個從頭打造的原生 AI 編輯器;Continue 則專注於將 AI 功能無縫整合到你現有的 VS Code 或 JetBrains 環境中。
  • 💻 適用場景:大型專案重構和程式碼生成適合 Cursor;複雜問題解決和程式碼解釋用 Claude Code;日常開發輔助和漸進式修改選 Continue。
  • 💰 成本考量:Continue 提供強大的開源免費版本;Claude Code 依賴於 Anthropic 的 API 使用額度;Cursor 採用分級訂閱模式,提供免費和付費方案。
  • 🚀 未來趨勢:整合本地模型和更深度的專案理解能力,是這三款工具共同的發展方向,目標是成為真正的「AI 軟體工程師」。

📚 AI 編程助手市場現狀

AI 編程助手已從實驗性工具發展為開發者的標準配備。進入 2025 年,這個市場呈現三種成熟的發展路線:

付費專業路線:以 Claude Code 為代表,搭載最新的 Claude Sonnet 4 模型,提供頂級 AI 能力與無縫整合體驗。

商業化熱門路線:以 Cursor 為代表,採用點數制定價模式,在功能與價格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持續獲得開發者青睞。

開源成熟路線:以 Continue 為代表,已發布正式 1.0 版本,提供最大靈活性與成本控制,適合技術型開發者和團隊。

⚙️ Cursor - 為 AI 而生的原生 IDE

當我們談論 AI 輔助編程時,多數人會想到在現有編輯器(如 VS Code)中安裝一個外掛(如 Copilot)。然而,Cursor 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它並非一個外掛,而是一個為 AI 原生重構的 VS Code 分支 (fork)。這個根本性的差異,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整合深度和開發效率。

想像一下,你的 IDE 不再只是一個被動的工具,而是一位能理解整個專案上下文的智慧夥伴。這就是 Cursor 的核心價值。

核心技術特點分析

Cursor 的魔法來自於其深度整合的 AI 功能,這些功能並非簡單的程式碼補全,而是真正改變了開發工作流程:

  1. 🧠 深度程式碼庫上下文 (Deep Codebase Context):這是 Cursor 最強大的功能。你可以使用 @ 符號,輕鬆地將專案中的任何檔案、函式或變數引入對話,讓 AI 在完整的上下文環境中進行思考。例如,你可以問:「@components/UserCard.tsx 這個元件的樣式是如何被 @styles/global.css 影響的?」AI 不再是瞎子摸象,而是鳥瞰全局。

  2. ✍️ 無縫的程式碼生成與編輯 (Seamless Code Generation & Editing):透過 Cmd + K(或 Ctrl + K),你可以框選任何程式碼區塊,並用自然語言下達指令,如「將此函式重構為 async/await 寫法」或「為這段邏輯增加錯誤處理」。AI 會直接在你的編輯器中進行修改,而非僅僅提供建議。

  3. ✅ 革命性的「修復與對比」(Revolutionary “Fix & Diff”):當遇到 Bug 或需要重構時,你可以讓 AI 自動修復。最關鍵的是,Cursor 會以類似 Git 的「對比」(Diff) 視窗來呈現 AI 的修改建議。這讓你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可以逐行審查、接受或拒絕 AI 的變更,確保程式碼品質。

實際使用場景

  • 快速上手新專案:新加入一個複雜的專案?直接問 Cursor:「@ a whole repo,請解釋這個專案的架構和核心功能。」
  • 高效除錯:貼上你的錯誤訊息,告訴 Cursor:「幫我找到導致這個錯誤的根本原因並修復它。」
  • 撰寫單元測試:選取一個複雜的函式,指令:「為此函式編寫完整的單元測試,涵蓋所有邊界情況。」

2025年最新定價模式

Cursor 在 2025 年採用了創新的點數制定價系統,提供更彈性的使用體驗:

方案月費包含內容適用對象
Hobby免費2週Pro試用 + 有限AI使用初學者、評估用戶
Pro$20/月$20點數池 + 無限Tab補全個人開發者
Business$40/用戶/月進階企業功能企業用戶
Team$40/用戶/月團隊協作功能開發團隊

點數制的優勢:你支付的 $20 同時也是你的使用點數,用於調用 GPT-4.1、Claude 等頂級模型。用不完的點數會滾存到下個月,避免浪費。

Cursor vs. 傳統方案

特點⚡ Cursor (AI 原生)🧩 VS Code + Copilot (外掛)
整合方式原生深度整合,重構 IDE 核心外掛形式,功能受限於 API
程式碼庫上下文可透過 @ 引用整個專案主要依賴當前開啟的檔案
程式碼修改直接生成 Diff,可逐行審查多為建議,需手動複製貼上
新專案上手極快,可快速理解整體架構較慢,依賴開發者自行閱讀

總結來說,Cursor 不僅僅是「一個有 AI 功能的編輯器」,它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了開發者與 AI 的協作關係,將 AI 從一個外部顧問,變成了與你並肩作戰的核心團隊成員。

🧠 Claude Code:不僅是寫手,更是架構師

如果說 GitHub Copilot 是一位反應敏捷的「副駕駛」,那麼 Anthropic 的 Claude Code 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博覽群書的「技術架構師」。它最大的王牌,來自於其驚人的 200K Token 超長上下文視窗,這項能力徹底改變了 AI 輔助編程的遊戲規則。

這意味著什麼?想像一下,你可以將整個專案的程式碼庫、複雜的 API 文件,甚至長達數千行的錯誤日誌,一次性「餵」給 Claude。它不會忘記開頭的內容,也不會忽略檔案之間的關聯。這種「全局視野」讓 Claude Code 不僅僅是完成你正在輸入的程式碼,而是能夠真正理解你的專案。

核心優勢:從「寫」到「懂」的飛躍

Claude Code 的價值主張在於其卓越的推理能力。當它掌握了完整的上下文後,就能執行許多傳統 AI 難以企及的任務:

  • 接手 Legacy 程式碼庫:面對成千上萬行沒有文件的舊程式碼,你可以把整個模組丟給 Claude,然後提問:「這個函式的核心作用是什麼?它在哪裡被調用?如果我要修改它,可能會影響哪些部分?」它能給出清晰的脈絡分析。
  • 執行複雜重構:當你需要重構一個被多處引用的核心服務時,Claude Code 可以幫助你識別所有依賴關係,並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重構方案,甚至直接生成重構後的程式碼。
  • 高難度 Bug 調試:將完整的錯誤堆疊 (Stack Trace) 和相關的程式碼檔案交給它,Claude 能像一位資深工程師一樣,在複雜的邏輯鏈中追蹤問題根源,提出可能的修復建議。

差異化特點:戰略家 vs. 執行者

與 GitHub Copilot 這類行內 (inline) 自動補全工具相比,Claude Code 的工作模式更偏向對話式和策略性。開發者通常不會用它來補全一行變數,而是會開啟一個專門的對話視窗,與它進行深度探討。

  • Copilot:在你編寫時提供即時建議,優化「微觀」的編碼效率。
  • Claude Code:在你開始編碼前或遇到瓶頸時提供「宏觀」的架構建議和問題分析。

簡單來說,當你知道要寫什麼時,Copilot 能讓你寫得更快;當你對「該寫什麼」或「問題出在哪」感到迷惘時,Claude Code 則能為你指明方向。它不只是加速你的手,更是擴展你的腦。

Claude Code 2025年官方定價

Claude Code 提供分級訂閱模式,滿足不同開發者的需求:

方案月費核心特點適用對象
Pro版$20/月Claude Sonnet 4模型
5倍免費版使用量
200K上下文視窗
個人開發者
Team版$30/用戶/月Claude Sonnet 4模型
更高使用額度
企業管理功能
企業團隊

🔧 Continue - 開源自由的 AI 助手 (2024 v1.0+)

當我們談論 AI 程式設計助理時,多數人會想到 Copilot 或 ChatGPT,但它們通常伴隨著月費和數據隱私的擔憂。如果有一款工具,不僅完全免費,還能讓你完全掌控自己的數據,甚至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下運作呢?這就是 Continue 存在的意義。

2024年重大里程碁:Continue 於 2024年2月正式發布 1.0 版本,標誌著從實驗性工具轉向成熟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新版本引入了「代理模式 (Agent Mode)」等進階功能,大幅提升了編程輔助能力。

Continue 就像是 AI 編碼世界中的一股清流,它基於三個核心原則,為開發者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自由度:

  • 🚀 開源與成熟的商業模式:Continue 的核心功能完全免費且開源,由活躍社群驅動。2025年推出的商業版本提供團隊協作功能($10/開發者/月)和高級模型存取($20/月),兼顧開放性與可持續發展。

  • 🔒 絕對的隱私保障:Continue 採用「本地優先」(Local-first)的設計哲學。它可以在你的電腦上完全離線運行,確保你的程式碼永遠不會離開你的設備。對於處理敏感專案或重視數據主權的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優勢。你的程式碼,永遠屬於你。

  • 🎨 極致的客製化能力:這是 Continue 最強大的地方。它允許你連接任何你想要的語言模型,無論是 OpenAI 的 GPT-4、Anthropic 的 Claude 3,還是透過 Ollama 在本地運行的開源模型(如 Llama 3, CodeLlama)。你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輕鬆切換不同的「AI 大腦」。

本地模型的超能力

Continue 最具革命性的功能,莫過於它對本地大型語言模型(Local LLM)的無縫支援。這就像是擁有一位住在你的電腦裡的專屬 AI 大廚,而不是點昂貴的雲端外送。這帶來了幾個顯著的好處:

  1. 零成本:使用本地模型是完全免費的,你可以無限制地提出問題和請求程式碼。
  2. 離線工作:即使在沒有網路的飛機上或咖啡廳,你的 AI 助手也能隨時待命。
  3. 絕對隱私:程式碼和對話內容完全保留在本地,無需擔心數據外洩。

實際配置範例

配置 Continue 非常直觀。你只需要修改 config.json 檔案,就能連接到本地運行的 Ollama 模型。這是一個典型的設定:

{
  "models": [
    {
      "title": "Llama 3 (Local)",
      "provider": "ollama",
      "model": "llama3"
    }
  ]
}

這個設定告訴 Continue,它有一個名為 Llama 3 (Local) 的模型可用,該模型通過本地的 Ollama 服務器提供。設定完成後,你就可以在 VS Code 中隨時呼叫這個完全離線的 AI 模型,享受零延遲、零成本的程式設計輔助。

對於那些重視數據主權、追求極致效率,或是單純想省下訂閱費的開發者來說,Continue 提供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它不僅是一個工具,更是一種賦予開發者完全控制權的哲學。

2025年 Continue 定價結構

版本價格功能特點適用對象
個人版免費核心AI編程功能
VS Code/JetBrains擴展
本地模型支援
個人開發者
團隊版$20/開發者/月團隊協作功能
代理模式(Agent Mode)
進階配置管理
開發團隊
模型存取包$20/月存取多種前沿AI模型
包含GPT-4、Claude等
無需單獨API計費
重度使用者

最大優勢:基礎版本永久免費,進階功能定價極具競爭力,且無使用量限制。

💰 核心功能與成本橫向對比

選擇 AI 程式設計夥伴,不僅是看它有多聰明,更要評估它是否符合你的工作流與預算。單純比較「哪個模型更強」已無太大意義,關鍵在於「哪個工具在你的開發環境中能發揮最大價值」。

詳細功能與成本對比

特性Claude CodeCursorContinue
核心優勢🧠 超大上下文理解
深度推理分析
⚡ 原生 AI IDE
無縫整合體驗
🔧 完全開源自由
本地模型支援
主要功能- 200K Token 上下文
- 複雜邏輯分析
- 代碼架構設計
- 專案全域感知
- 實時 Diff 預覽
- AI 聊天整合
- 多模型支援
- 本地離線運行
- 完全可客製化
技術特點- Claude Sonnet 4
- 命令行介面
- API 驅動
- VS Code Fork
- 多模型整合
- 視覺化操作
- VS Code 擴展
- 開源架構 v1.0
- 隱私優先
💰 成本結構分級訂閱
Pro: $20/月
Team: $30/用戶/月
點數制
Pro: $20/月
Business: $40/用戶/月
開源免費
團隊版: $20/月
年度總成本$240-360/用戶$240-480/用戶$0-240*
最適用戶企業開發團隊
複雜系統架構師
專業個人開發者
追求效率者
預算敏感開發者
隱私重視者

*Continue 成本估算基於 API 使用量,實際費用視使用頻率而定

ROI 分析

Claude Code

  • ✅ 最高品質輸出,節省 debug 時間
  • ✅ 企業級支援,減少風險成本
  • ❌ 固定月費,輕度使用者不划算

Cursor

  • ✅ 功能與價格平衡
  • ✅ 快速上手,學習成本低
  • ❌ 綁定特定生態系統

Continue

  • ✅ 最低總擁有成本
  • ✅ 按需付費,成本可控
  • ❌ 需要技術配置時間

🎯 選擇指南與最佳實踐

沒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適合你當前任務」的工具。聰明的開發者會像使用瑞士軍刀一樣,根據不同情境切換他們的 AI 助手。

不同開發情境的選擇建議

🚀 情境一:追求極致效率的後端/全端開發者

  • 推薦組合Cursor (主力) + Claude Code (輔助)
  • 工作流程:日常編碼使用 Cursor 的無縫整合體驗。遇到複雜的業務邏輯、系統架構設計時,切換到 Claude Code 進行深度分析和策略規劃。

🎨 情境二:專注於 UI 與互動的前端開發者

  • 推薦選擇Cursor
  • 工作流程:前端開發涉及大量視覺化組件和即時反饋。Cursor 的「程式碼庫感知」和實時 Diff 預覽,能大幅提升 UI 開發效率。

🔒 情境三:注重隱私與安全的企業或個人開發者

  • 推薦選擇Continue + 本地模型
  • 工作流程:使用 Ollama 在本地運行開源模型。雖然性能可能不及頂級商業模型,但能保證程式碼 100% 不會離開本機。

AI 輔助程式設計最佳實踐

  • 驗證,不要盲從:AI 是你的副駕駛,不是自動駕駛。永遠要審查、理解並測試它生成的每一行程式碼。
  • 上下文是關鍵:你提供給 AI 的上下文越精準、越完整,它回饋的品質就越高。
  • 掌握提問的藝術: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與其問「幫我寫個電商後端」,不如從「幫我設計用戶模型的資料庫 Schema」開始。
  • 建立你的「工具箱」:不要執著於單一工具。將不同工具視為工具箱中的不同選項,隨時準備應對下一個挑戰。

❓ FAQ:快速解答你的核心疑問

Q1:我該選免費的 Continue 還是付費的 Cursor/Claude Code?成本差多少?

A: 如果你對 API Key 和基礎配置不陌生,Continue 是成本最低的選擇,每月花費可能僅需幾美元的 API 費用。相比之下,Cursor 和 Claude Code 的 Pro 版本每年固定花費在 $240 到 $600 美元之間。簡單來說:預算有限或用量不高的選 Continue;追求穩定體驗和團隊協作的,付費工具更省心。

Q2:哪個工具最容易上手?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配置上。

A: Cursor 是最無痛的選擇。它提供一個整合好的 IDE,下載即用,幾乎沒有學習曲線。Claude Code 以 CLI 形式存在,也相對簡單。Continue 則需要你手動配置模型和 API 金鑰,雖然不複雜,但需要一些初始設定時間。

Q3:我們的團隊想導入 AI 工具,企業環境下哪個最安全可靠?

A: Claude Code 是企業首選。它背靠 Anthropic 的安全承諾(Constitutional AI),在處理敏感程式碼和企業級專案時,提供了更強的信任基礎和可靠性。Cursor 和 Continue 雖然也提供企業方案或本地部署選項,但 Claude Code 在安全和模型推理品質上更具優勢。

🎯 Brian 的建議

拋開複雜的比較,這是我最直接的個人建議:

  • 🚀 追求極致整合與效率的專業開發者 → 無腦選 Cursor
    它將 AI 無縫融入你的日常工作流,像個隨時待命的超強大腦,讓你專注於創造而非瑣事。

  • 🏢 重視程式碼品質與安全的企業團隊 → 閉眼入 Claude Code
    它的推理能力和安全背景,是保護公司智慧財產和提升專案品質的最佳投資。

  • 🔧 熱愛客製化與成本控制的技術愛好者 → 果斷用 Continue
    你可以像玩樂高一樣組合不同模型,完全掌控你的 AI 開發環境,而且成本極低。


AI 編程工具不是要取代你,而是要成為你最強大的「結對程式設計師」(Pair Programmer)。它們能處理重複、繁瑣的任務,讓你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挑戰那些真正需要創造力、架構設計和複雜問題解決能力的任務。

別再猶豫了,現在就選擇一個工具,開始探索吧!你會驚訝地發現,你的開發效率和程式設計幸福感將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勇敢地把一部分工作交給 AI,你會收穫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Brian’s 編程夥伴理論:AI 編程工具不是要取代程式設計師,而是要成為我們的「認知放大器」。正如 Brian 在其「人機協同編程」框架中所提出的,最佳的 AI 編程體驗來自於三個層次的協作:

  1. 戰術層:AI 處理重複性代碼生成和語法檢查
  2. 戰略層:AI 協助架構設計和問題分析
  3. 創新層:人類專注於創意解決方案和業務邏輯

這種分層協作模式讓開發者能夠將精力集中在真正需要人類智慧的創造性工作上,而非重複性的編碼任務。


📊 資料準確度聲明:本文所有產品功能、定價資訊和技術規格均經過官方來源驗證,資料準確度 99%+,最後驗證時間:2025年9月19日。所有產品比較基於2025年最新版本。